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费用负担,有力推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
为全面展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展与成效,重点展示集采对未中选原研药的影响,《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于近日召开“集采未中选原研药使用情况变化——集采推动仿制药替代”新闻发布会。
01药品市场格局已变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选取阿托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型等9种药品,根据对全国情况的不完全统计,对比集采结果实施前后一年价格和采购量情况,发现中选仿制药“放量效应”与“降价效应”显著,未中选药品价格随动下降,最终呈现采购量“两减一增”、价格“三价齐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三点一增。
一是未中选原研药采购量大幅减少,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原研药“替代效应”明显。集采结果实施后一年,未中选原研药全国年总采购量较集采结果实施前一年平均下降46%。
二是未中选仿制药采购量降幅更高,“质优价宜”的中选仿制药对未中选仿制药的“替代效应”更明显。
三是中选仿制药采购量大幅上升,群众用上“质优价宜”的中选药品。中选仿制药年总采购量增加265.2%,其中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增幅最大,达522.6%;其次是氨氯地平口服常释剂,增幅为506.5%;增幅最小的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也达到了54.5%。
四是9种药品按通用名计采购量持续上涨,放量效应显著,医院更倾向于提供集采的药品。9种药品按通用名计年总采购量增长23%。其中,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增幅最大,达77.7%;其次是辛伐他汀口服常释剂型,增幅达44.6%;再次为伊马替尼口服常释剂型,增幅为34.8%。
五是集采政策促进药品使用结构优化。全国年总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年总采购量比例上,原研药从实施前一年的28.9%下降至12.7%。
02中选、非中选,价格均降
一是以通用名计,9种药品平均价格都显著降低。9种药品的平均降幅达67.1%。
二是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最显著。集采“以量换价”效果明显,9种中选仿制药价格平均降幅达82.4%。
三是原研药价格随动下降。各地医保部门根据中选仿制药价格下降情况,纷纷联动下调相应非中选原研药价格,或锚定全国最低价,或锚定上海采购价格,引导非中选原研药价格下降。
四是未中选仿制药价格随动下降。9种未中选仿制药平均降幅为17.4%。
2021年,降价效应持续释放。一是价格保持下降态势。相较于集采结果实施后第一年2021年,药品平均价格下降25.7%,其中中选药品平均降幅29.1%。二是中选仿制药持续替代未中选原研药和未中选仿制药,“仿制药替代”效应持续加强。
03原研药面临专业悬崖
“专利悬崖”是制药行业的独特现象,是对药品专利保护期届满带来的专利药品销售额度和利润的大幅下降的形象比喻。
在国外,药品专利保护期届满,仿制药以更低价格进入并占领市场,导致专利药品的销售金额大幅下降。而我国在集采之前,并未出现所期待的“专利悬崖”。过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依然占据极大市场份额,药品并未因专利期届满而大幅降价。已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与仿制药销售金额依然能占全国处方药市场的65%,患者依然用高价购买着已无专利保护的药品。
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采购品种均大幅降价,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超50%,“专利悬崖”也随之产生。从中选的原研药品种来看,集采降价最高的品种达到92%,最低降幅也达到了43%,药品价格显著降低。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药品伊马替尼为例,其2001年在中国上市时单价为400元/片,患者自费年费用达30万元。而随着专利保护到期,通过谈判、集采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目前其价格为9.8元/片,患者自费年费用仅1500元。医保的系列政策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回顾4年集采,无论是对于中选、非中选的品种和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公立医院和零售市场的渠道来说,亦或是对于流通环节和行业生态来说,变化一直在发生...